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第四届政治现象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院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2-12-21   浏览次数:


2022年12月17日,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第四届政治现象学会议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党校及期刊的学者和编辑以线上的方式参加会议。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海洲教授主持,孔繁斌院长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肯定了数年来政治现象学作为新的学科增长点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和显著的影响力,并希望广大同仁继续支持我院政治学科的建设;张凤阳教授致辞中诚挚感谢来自政治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各领域的嘉宾,自2018年以来对政治现象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大力支持。


本届研讨会设置了四场讨论。第一场讨论的主题是"国家治理的政治现象学",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主任杜运泉副编审主持。中山大学肖滨教授就结构性分权讨论国家治理中的两种逻辑及其制度形态,探讨权力运行结构的制约和优化。武汉大学刘伟教授从外部环境和内在动机的视角对地方政策研究室中的"职能偏离"现象进行实证考察与理论分析。复旦大学熊易寒教授从当代中国的民情出发,探讨影子市民社会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清华大学孟天广教授分享了对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如何通过政治统领影响国家治理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孙飞宇副教授就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建设路径及其挑战做出分析,以一个乡村环保社会公益组织产生的奇妙作用,提出了新的乡村治理路径思路。吉林大学董伟玮副教授围绕疫情期间街头官僚在纵向治理结构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享。

第二场研讨的主题是"跨学科视域中的政治现象学",由《学海》编辑部成婧副研究员主持。武汉大学郝长墀教授提出了神学视角下的政治现象学。南京大学郭忠华教授分享了政治概念旅行中的现象学与模式化,探讨国家社会关系的新可能。吉林大学彭斌教授分享了他对权力演化现象的研究。安徽大学王敬宇副教授总结了行政学与现象学交叉的缘起脉络和走向。福建师范大学林伟毅博士展现了他从政治现象学角度对政治与人的问题的理解。复旦大学林曦教授分享了他针对右翼民粹主义的政治现象的观点。

第三场讨论的主题是"仪式与认同的政治现象学",由《江苏社会科学》编辑部编辑史拴拴副编审主持。南京大学韩教授以英国西敏寺这一主体切入,探讨仪式的传统与新生。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梅少粉博士分享了她针对共产党员"政治生日"仪式的研究。南京财经大学顾高菲博士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为例,探究剧场表演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南京大学博士生马天宇围绕1980年代曲阜恢复祭孔仪式,讨论了改革开放初期仪式与合法性变迁间的关系。中科技大学林纯洁副教授探究了《德国之歌》作为德国国歌的历史命运与认同争议。南京大学于京东副教授分享了对于制图技术塑造国家主权的领土化这一议题的探索。

第四场讨论的主题是"思想与概念的政治现象学",由《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编辑梅少粉博士主持。天津师范大学刘训练教授对罗马"德性竞争"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云南大学郭台辉教授分享了探究问题内在结构的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陈华文副教授提出关于政治行动的一个详细的剖析和探索的议题。南京大学陈肖生副教授探讨作为政治行动者的"人民"在政治行动中的价值和意义。南京大学王海洲教授围绕"概念学"讨论了政治现象学能够提供的推动力

最后,张凤阳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期盼与会嘉宾在明年春天相聚南京,继续推进政治现象学研究的发展

版权所有: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技术支持: 南京博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南京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圣达楼)   邮编:210023   电话/传真:86-25-8968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