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建设,由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与教材建设研讨会于2024年10月26日成功举行。本次会议聚焦政治学「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建设,围绕教学创新、教研结合、教材编写等重要议题开展深入研讨。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十五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研讨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里峰教授主持。李里峰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目的。他指出,随着政治学研究蓬勃发展,「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的教学与教材建设亟须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闾小波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续添教授分别发表了题为"在述与作之间:授课感言""历史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问题再思考"的主旨演讲。闾小波教授结合自己先后主讲「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长达30年的授课经验,指出中国政府与政治相关课程的教学一定要从政治制度的传统根脉入手,强调古今中西的融会贯通,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应因时而变。王续添教授指出,历史并不是静止的,它与现实政治息息相关,当代政治现象都可以追溯到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课程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历史的动态性。
本次研讨会共设四场专题研讨。第一场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季乃礼教授主持。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马雪松教授回顾了「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建设历程,指出当前课程教材编写逻辑主要有基于制度和基于政府两种倾向。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尹钛副教授深入探究了「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中的知识拓展问题,强调培养学生对新兴政治现象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郭忠华教授指出,当前教材内容应更有效地结合中国的政治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结构,促进他们对国家治理模式的全面认识。
第二场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马雪松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左才教授分享了在「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感悟,强调通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深入剖析历史背景来理解当前的政治现象。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王向民教授强调,在教学中应重视政府过程与政策过程的内容,了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实际运行,关注政策的形成、执行和评估等环节,以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现实政治机制的运作。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赖静萍副教授深入阐释了如何通过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将理性认知与家国情怀有效融入课程。
第三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王向民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季乃礼教授在会上深入解析了古今视角下的中国政治制度教学,提出结合历史与现代的视角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振教授认为,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政治制度发展的动态特征,将时间与过程引入「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十分必要。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里峰教授分享了他在「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强调了课程应注重纵深研究与多元视角的结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黄杰助理教授反思了在跨文化背景下为留学生开展「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指出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常常会影响留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及参与,通过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能够有效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四场由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振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于晓虹副教授探析了法律、金融与政治交叉学科视角下「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认为跨学科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政治体系及其运作机制。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苗红娜副教授指出,当前大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情感参与度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深入分析,可以更有效地改进「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与参与意识。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蒋心慧助理研究员分享了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反思,建议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更多视觉和实践性材料,以增强国际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议还设置了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们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使得不同高校之间能够共享经验,推动课程持续发展与创新。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一贯重视教研结合,近年来已围绕各专业核心课程举办多场专题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为「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建设提供了创新思维与实践经验,将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图文/吴文旭、胡贺
|